2016年,港口区残疾人联合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残联的精心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残联部署的工作重点,强化责任,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确保各项残疾人工作顺利进展,顺利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6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动态数据更新。
根据中国残联等12部门《关于做好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的意见》及自治区、市相关文件精神,
港口区残联组织开展对全区3212名残疾人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共核查残疾人2618人,其中在户2348人,不在户270人,同时通过街道、社区、居委会核查残疾人家庭状况、就业和保险缴纳情况、政策享受情况,作为入户调查的基础依据。共完成调查2618人(查无此人8人,已搬迁14人,空挂户90人,外出8人,死亡474人),入户调查2348人,电话调查270人。调查所有数据经市残联审核通过,并已更新上报调查系统,2016年的数据动态更新全部完成。
(二)“两项”补贴。
2016年,积极协调港口区民政部门开展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我会认真负责对申报对象的《残疾人证》、残疾类别、残疾等级等进行审核。截止到11月底,共审核通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58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164人。发放补贴75万元。
(三)、
残疾人康复
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坚持改善民生、维护民利的价值导向,使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明显提高,推动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
累计实施盲人定向行走训练11人、低视力残疾人家长培训6人、肢体残疾人矫治手术并配备假肢3例、矫型器3例,康复培训20人、送3—6岁残疾儿童到市康复中心抢救性康复14人,为2名听力残疾人免费配发助听器2只,向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机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免费配发各类康复训练器具、辅助器具74件,其中低视力用品用具30件,轮椅47台。精神病救助43人,其中吃药补贴36人,每人补贴500元,主要补贴7人,每人补贴4000元。
大力开展精准康复活动,总体目标是根据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与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结果,到2020年底,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80%以上2016年完成173人。
切实抓好“阳光家园计划”托养项目,对托养对象进行调查摸底,并在确定托养对象的过程中对每一名拟托养对象在所在的村(社区)进行公示,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为138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每人落实补贴1500元,发放资金20.7万元。
依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和社区康复服务站,并配备了技术人员。各村(社区)都配备有一名(全区共37名)康复协调员,为残疾人提供便利的康复服务。
(四)残疾人教育、文化、体育
1、
教育
加大对贫困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广泛开展各种形式扶残助学活动,实施“阳光助学计划”。资助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康复教育,共20名,每人资助3000元。资助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残疾人家庭子女及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累计发放助学资金1万元,对4名残疾人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给予了1000-3000元的助学金。
积极发动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报考电大阳光班,三至四年的学杂费全额资助。港口区2016年共有四人就读,其中一人本科,三人大专。
2、
文化。
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扶残助残优惠政策措施。今年5月中旬的第25次“全国助残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咨询活动,通过摆设宣传板报、发放宣传单、现场解答等方式,开展《残疾人保障法》、《法律援助条例》、《信访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联合交警队为残疾学生表演节目联合团委、妇联、工会对精准扶贫对象的残疾人进行慰问。残联看望慰问了防城港市福利院的残疾儿童,并带去了慰问品。
开展 “‘五个一”活动,投入5万元,每人经费500元,为100名残疾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3、
体育。
组织参加残疾人全区青少年残疾人运动会,其中黄桦淇获得一个第三名,一个第四名的好成绩。
(五)残疾人扶贫
今年的残疾人扶贫工作重点放在残疾人精准扶贫对象,确保全区313个精准扶贫对象每人至少落实有一个项目。同时兼顾其他。在每个扶贫对象都有两个在编干部职工包户的基础上,开展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活动,建立健全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残联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员联系帮扶关爱农村贫困残疾人制度。
继续实施“阳光助残”基地项目,投入30万元,建立港口区光坡镇鑫富家庭农场“阳光助残”基地,扶持100户贫困残疾人发展种养业。
继续实施“党员扶残温暖同行”工程项目。为帮助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脱贫致富,资助贫困残疾人发展种养项目。党员扶残50户,每户扶持1000元,投入资金5万元,目前已完成44户。
开办一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残疾人40名。根据实际情况,邀请专家讲授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
积极开展两节及助残日期间走访慰问活动,分别在元旦、春节和助残日期间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200户,为他们送慰问金、各种慰问品折合人民币达6万元。
港口区财政投入资金5万元,扶持100户贫困残疾人发展养鸡等项目。
(六)残疾人就业
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为稳定残疾人劳动就业,开展1期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为15名个体工商业者,每人补助5000元,扶持残疾人企业3个,每个补贴1万元。
投资50万元,完成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七)残疾人维权
1、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发放。为37名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主发放燃油补贴,补贴资金0.962万元。。
2、积极做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我区残联经过选点、选户,对符合改造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在所在的乡镇、村、屯进行公示,确定帮助28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落实资金11.2万元。
3、港口区残疾人法律服务中心,有兼职律师三名,指定残联一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为广大残疾人无偿提供法律援助。
印发法律维权宣传手册1500份。
(八)继续做好组联工作
(1)落实调整乡镇(街道)残联及社区(村)残协选聘残疾人专职委员43名。
(2)办证工作,截止11月30日,今年全区核发新证179本。
三、2017年工作思路
1、认真抓好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围绕康复是残疾人工作
永恒的主题,继续实施一批康复重点工程。继续开展精准康复活动,完成年度及总体目标。
2、加大扶助贫困残疾人的工作力度。扶持残疾人贫困户摆脱贫困,改善生活。做好
春节和各种节日特困残疾人慰问工作,确保特困残疾人过上一个祥和安稳的节日。
3、逐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贫困残疾人参加低保的力度,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4、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重点开展残健融合、形式多样、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艺术、健身、娱乐活动。依托文化、教育、体育部门,建立区残疾人文艺、体育训练基地,加强青少年残疾人艺术人才和运动员的培训。
5、积极营造扶残助残的社会环境。以营造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为落脚点,构建残疾人共享社会物质文明成果的和谐环境。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助残意识。继续组织开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
志愿者助残”、“红领巾手
拉手助残”、“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等各种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
6、努力维护好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在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权益保障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加大法律、法规、政策的教育宣传力度,要积极配合人大、政协开展有关残疾人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视察,严厉打击各种侵害残疾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港口区残疾人联合会
2016年12月1日